特别报道

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 积极探索中国特色环境保护新道路(上)

发布时间:2010-06-11所属期数:2009.2
Implement the Scientific Concept of Development and Explore a New Way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Part A)

文/周生贤  环境保护部部长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60周年,也是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保持国内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与顺利实施“十一五”规划的关键一年,做好今年的环保工作至关重要。

  今年环保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对环保工作的各项要求,把加强环境保护与扩大内需、提高发展质量效益、促进社会和谐有机结合起来,加强环境基础能力建设,加快环评制度改革创新,扎实推进污染减排,加大重点流域区域污染治理力度,全面开展农村环境保护,积极防范环境风险,着力解决危害群众健康、影响可持续发展的突出环境问题,努力改善环境质量,推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按照上述总体要求,我们要切实履行好自身职能,突出重点,统筹兼顾,着力做好以下十个方面的工作。

  第一,咬定青山不放松,扎实推进污染减排取得新的更大进展。

   2009年是完成“十一五”减排任务的冲刺年。今年的目标是:二氧化硫、化学需氧量排放量分别比2008年下降2%和3%以上,新增削减二氧化硫190万吨、化学需氧量112万吨。要全面落实国务院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加快推进工程减排、结构减排、管理减排,务求取得突破性进展。

  加快推进工程减排。继续抓好城市污水处理厂及配套管网、燃煤电厂脱硫设施建设,尽快发挥减排效益。启动县城污水处理厂和钢铁烧结机烟气脱硫工程建设。确保新增城市污水日处理能力1000万吨,新增燃煤电厂脱硫装机容量5000万千瓦以上,新增20台(套)钢铁烧结机烟气脱硫设施。同时,狠抓已投运的3亿多千瓦燃煤电厂脱硫机组、1300多座污水处理厂的稳定运行和6000多家国控重点污染源在线监测系统国家与省联网工作,制定并严格执行重要污染治理设施运行监督管理办法,对违法违规排污和污染治理设施建成而不运行的,加大处罚力度。通过工程减排,新增削减化学需氧量75万吨、二氧化硫140万吨。

  加快推进结构减排。加大力度督促执行国家产业政策和年度落后产能淘汰计划。配合发展改革部门,促进电力、水泥、钢铁、铁合金、焦炭、造纸、酒精等行业落后生产能力有序退出。分别淘汰炼铁、炼钢、造纸、电力落后生产能力1000万吨、 600万吨、50万吨和1500万千瓦。建立淘汰落后产能企业名单公告制度,将核查中已经关闭淘汰的企业、生产线、生产能力等定期向社会公告,接受监督。通过结构减排,新增削减化学需氧量37万吨、二氧化硫50万吨。

  加快推进管理减排。抓紧完善污染减排统计、监测和考核三大体系,加快实施污染源自动监控、执法监督、监督性监测、信息传输与统计、环境质量监测能力建设等重点项目,促进减排责任的落实。要以电力、钢铁等高耗能、高污染行业为重点,强化排污许可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健全减排核查核算制度,制定出台环境数据统计审核办法,增强减排数据的科学性。同时,要针对污染减排的关键技术,组织科研力量进行攻关,不断提高污染减排的科技含量。重点开发钢铁、石化、有色、建材、造纸、化工、酿造、印染等行业的水污染物削减技术,攻克一批技术难题,建设一批示范工程,推动一批企业技术升级。

  第二,认真兑现七项承诺,进一步提高环评工作质量和管理水平。

  环评工作既要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做好服务,又要为控制“两高一资”借机扩张把好关口。要坚持理念创新、方法创新、机制创新、手段创新,实现“一个转变”,即从过去单纯注重环境问题向综合关注环境、健康、安全和社会影响转变;处理好服务与把关、当前与长远、效率与质量、宏观与微观“四个关系”;兑现 “便民高效、公开透明、接受监督、廉洁自律、公平公正、严格审批、强化验收”七项承诺,不断深化环评工作。

  做好服务,把好关口。做好服务,就是要对民生工程、基础设施、生态环境建设、灾后重建等投资项目,加快审批,为中央扩大内需政策支持的项目开辟环评审批的“绿色通道”。把好关口,就是要对国家明令淘汰、禁止建设、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项目,一律不批;对环境污染严重,污染物不能达标排放的项目,一律不批;对环境质量不能满足环境功能区要求、没有总量指标的项目,一律不批;对位于自然保护区核心区、缓冲区内的项目,一律不批。同时,对于涉及饮用水源保护区、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重要生态功能区等环境敏感区的项目,也要严格限制审批。

  拓宽领域,加强调控。着力强化项目环评,切实加强规划环评,积极探索战略环评。要抓紧启动环渤海、海峡西岸、北部湾、成渝和黄河中上游能源化工区等五大区域重点产业发展的环境影响评价,推动这些地区成为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示范区。选取投资、消费和外贸等领域的重大发展战略,探索战略环评的管理模式与技术方法。要加强环评信息的动态监测和分析研究,增强参与宏观调控的预见性、主动性和有效性。

  强化验收,全程监管。进一步理顺建设项目竣工验收管理体制,加快实行分类管理,建立健全现场督查机制。要推进和规范环境影响后评价和环境监理工作,扭转“重审批轻监管”的被动局面。

  第三,积小胜为大胜,加快推进重点流域区域海域污染防治工作。

  加强重点流域污染防治工作。加快实施规划项目,督促去年中央新增投资项目的尽快落实、开工和建设;督促未建项目抓紧前期准备工作,积极储备新项目,争取中央和地方政府投资的更大支持;以项目实施带动规划实施,确保让江河湖海休养生息的政策落到实处。强化水污染防治工作目标责任制,组织对规划执行情况进行年度考核。建立跨省界断面水质考核机制,落实上下游污染防治责任。同时,继续做好重点湖泊水库生态安全评价工作,提出相应的综合治理方案,做到一湖一策。推动实施渤海环境保护总体规划,加大海洋环境保护工作力度。

  加强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工作。对农村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环境基础状况开展典型调查,探索保护农村饮用水源的有效模式。依法取缔关闭饮用水源保护区内的违法建设项目,逐步健全城市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考核评估体系,将评估结果及时向国务院报告并定期向社会公布。

  加强区域大气污染联防联控。总结推广北京奥运环境质量保障经验,继续完善保障机制,推进京津地区大气污染联防联控。针对珠三角、长三角城市群灰霾天气等突出的区域性环境问题,进一步研究制定突破行政区域界限的环境管理政策,确保广州亚运会和上海世博会期间空气质量达标。研究论证“十二五”氮氧化物总量控制方案,提出防治措施。坚持以人为本,着力解决水污染、颗粒物、噪声、餐饮业污染、生活垃圾与机动车尾气污染等群众反映强烈的环境问题,进一步加大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力度。

  第四,坚持“以奖促治”,加大农村环境保护和生态保护工作力度。

  充分发挥中央农村环保专项资金的示范带动作用,落实好“以奖促治”和“以奖代补”的政策措施,加快实施已确定项目,确保一批村镇环境整治取得明显成效,同时做好今年的项目申报,稳步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全面完成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制定实施《全国农村环境综合整治规划》,着力整治畜禽养殖污染、生活污水垃圾污染、工矿企业污染和土壤污染,加快推进农村环境保护基础设施建设,增强农村污染防治能力。开展农村环保目标责任制试点,推动地方各级政府把农村环保工作纳入重要日程,探索尊重农民意愿、符合农村特点的环境管理模式。

  加大生态保护工作力度。建立完善评审机制,推动建设首批国家重点生态功能保护区。组织实施生态脆弱区保护试点。开展典型区生态环境质量评价,发布 2008年省域评价报告。联合有关部门开展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评估和基础调查。继续开展全国生物物种资源重点调查,制定《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战略与行动计划》。加强外来入侵物种、转基因生物环境安全管理。

  第五,切实加强监管,确保核与辐射安全。

  进一步强化核安全审评和监督,确保在建核设施的建造质量和在役核设施的运行安全。要规范核安全设备的许可证管理和监督检查,提高管理水平,保证核设备制造质量。要加强放射性废物的安全管理,着力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多还旧账,少欠新账。同时,积极推动中低放废物处置场选址规划的报批及后续落实工作。要加强放射源与射线装置安全监督管理。今年年底前,全面发放放射线装置单位的辐射安全许可证,完成城市放射性废物库建设竣工验收工作。要落实和完善辐射防护安全监督员制度。要大力加强地市级机构建设,切实提升核与辐射安全监管、预警应急监测及反核恐怖应急能力。
  
(该文为周生贤部长在2009年全国环境保护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对2009年的展望部分)
相关新闻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