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报告

气候变化与贫困:中国案例研究(摘选)

发布时间:2010-07-19所属期数:2009.4
Climate Change and Poverty:A Case Study of China
 

气候变化对中国贫困地区的影响综述

  气候变化将直接或间接加剧贫困。直接的影响是指极端气候事件对农业、人民的生命财产、生计、基础设施等造成的损失。这体现在气象灾害发生的频次增加、强度增大,不仅对灾害发生时期的生产活动产生严重后果,而且会因对自然环境和基础设施的损坏,给灾后恢复和发展带来严重影响。间接影响来自于对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长期影响。发展中国家和人口最容易受到气候变化的威胁,因为他们的农业和生活更依赖于自然降水,对水资源变化和自然灾害的适应力更脆弱,适应气候变化的财政、技术和制度的能力也较弱。

  在中国,贫困地区与生态环境脆弱地带具有高度的相关性,两者在地理空间分布上具有较高的一致性。李周(1997)的研究结果显示,在生态敏感地带的人口中,74%生活在贫困县内,约占贫困县总人口的81%。中国国家环境保护部2005年统计显示,全国95%的绝对贫困人口生活在生态环境极度脆弱的老少边穷地区,这部分地区对气候变化更为敏感。中国贫困人口受气候变化影响趋势越来越明显。而生态脆弱区因处于不同生态区的边缘交替地带,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差,各要素的相互作用强烈,抗干扰能力弱,人们不合理开发利用更容易造成生态与环境的恶化。同时,中国生态脆弱区气候变化还有如冰川退缩、干旱加剧、森林植被萎缩、水土流失加剧、极端气候事件频发、灾害加重、海平面上升和加重海岸侵蚀的特点等。因此,贫困地区从自然条件来说对气候变化非常敏感,极端气候事件包括旱涝灾害等发生频率高,影响更大。同时,贫困地区大多较为偏僻,远离经济中心地区,交通受阻,地理位置十分不利,加之资源缺乏,基础设施薄弱,水资源短缺。另外,由于这些地区人口增长过快,教育和卫生等基本社会服务水平低,因此应对灾害能力更为薄弱。

  在未来气候变暖的大背景下,中国地表气温将持续上升,北方的增温幅度大于南方,与1961年~1990年相比,2020年中国年平均气温将增加1.1℃~2.1℃,降水增加2%~3%;2050年将增加2.3℃~3.3℃,降水增加5%~7%。降水时空变率增大,极端气候事件加剧。中国的极端冷害事件将呈减少趋势,极端高温事件增加,北方的干旱和南方的洪涝都有加剧的趋势。区域变化显示:东北、华北和西北地区夏季增温幅度大而降水增加少,暖干化趋势明显;华中、华东和华南的夏季降水增加明显而冬季降水较少,尤其是华南冬季降水减少明显,表明该地区的夏季洪涝和冬季干旱会同时发生。如果不采取适应措施,气候变化将主要给中国带来包括以下方面的负面影响:一是影响农业生产。引起种植业生产能力的下降,导致农业病虫草害的发生区域扩大,使病虫害的生长季节延长,害虫的繁殖代数增加,危害时间延长,作物受害程度加重。二是影响水资源。水资源时空分布状况发生变化,气温升高,蒸散量增加,大部分地区农业水资源减少,冰川面积缩减;气候变化会造成中国北方草地质量下降、生物多样性减少、产草量和载畜量下降。气候变化不会缓解西北地区水资源短缺的矛盾,相反,还将进一步加剧宁夏、甘肃、青海、新疆等省的人均径流量,减少幅度可达20%~40%。而在沿海地区,强热带风暴影响将加强,海平面加速上升,河流入海沙量减少,中国海岸侵蚀加剧将是必然趋势。另外,气候变化通过增加疾病的发生和传播的机会危害人类健康,比如洪涝灾害后,感染性腹泻如霍乱、痢疾、伤寒等明显增加。

  以上这些影响都会加剧贫困人口分布较为集中的生态脆弱区的退化,将给贫困地区人口带来巨大损失,使扶贫工作更加艰巨。如何在扶贫工作中考虑适应气候变化,是一个新的挑战。

典型案例分析

  报告主要采用气候数据分析,并结合文献综述的方式,针对气候变化影响贫穷的相关问题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分析。报告在三种典型的气候变化影响下,选取具有代表性的贫困县进行案例研究:即西北受干旱影响较为严重的地区、西南暴雨引发频繁泥石流山地灾害的地区和华南地区旱涝灾害加剧的地区。

  西南地区选取的案例点马边彝族自治县位于四川盆地西南边缘的小凉山区,地质构造复杂,气候环境对泥石流的形成关系极为密切:由于气候变暖、降水量减少的同时降水强度加大,局地暴雨洪涝灾害、山地灾害明显增多,直接经济损失巨大,且日益加重,致使全县经济发展受到影响,部分群众长期处于贫困状态,成为致贫返贫的主要原因。

  华南地区的案例点阳山县位于广东省西北部,境内多山,属石灰岩山区。该地经济基础薄弱,“八七”扶贫攻坚计划期间被列为全国重点扶贫县和广东省特困县。由于气候变化,气温升高,降水的强度增加,水旱灾害交替出现,频次和强度都明显增加,对农业生产造成的危害加重。2006年到2008年,阳山连续遭受台风、洪水、干旱、低温雨雪冰冻及大暴雨等气象灾害袭击,使得当地村民遭受严重经济损失,不仅增加了脱贫的难度,而且有可能使已经脱贫的人口返贫。由于篇幅所限,本刊选择西北地区的永靖县案例做代表。

案例点概况

  甘肃省永靖县位于甘肃中部,是592个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之一。海拔在1560米~2851米之间,总面积1863.6平方公里。境内光山秃岭,沟壑裸露,植被稀少,气候干燥,地形属黄土高原丘陵山地。黄河流经县域107公里,有盐锅峡、刘家峡、八盘峡3大水库,总容量为59.69亿立方米。全县总人口20.44万人,其中农业人口16.33万人。人多地少,总耕地3.87万公顷,其中川塬区1.16万公顷,山区2.71万公顷。山区山大沟深,自然条件严酷,用水主要是雨水集流,是典型的雨养农业区,经济发展缓慢,群众生活比较困难。十年九旱,干旱缺水是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瓶颈”。


甘肃省会宁县苦水村附近地貌

  气候变化对该地区的影响主要体现为气候变暖,降水量减少,干旱灾害增加。永靖县年均降水量281.9毫米,年潜在蒸发量在1500毫米以上;年平均气温为5℃~9℃之间,无霜期140天~190天,极端最低温度平均为-18℃~-25℃,极端最高温度在27℃~37℃之间;日照时数为2500小时~2800小时。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永靖县呈气温升高、降水量减少趋势,重大干旱灾害发生频率明显增多,连年的干旱使人民群众仅有的余粮和积蓄消耗殆尽,所以一遇干旱灾害就发生缺粮缺钱,致使一部分山区群众长期处于贫困状态,正常的生产生活受到了严重的影响,这也是致贫返贫的主要原因。

近年气候变化统计

  气温的变化呈升高趋势。近41年来平均每10年升高0.4℃,共升高了1.6℃。1968-1986年为偏低时期;1987-2008年为偏高时期;尤其是1996年以来气温持续偏高,大多数年份气温较常年偏高1.0℃左右。1970年代的年平均气温最低,1990年代以来都呈升高趋势,2000-2008年与1970年相比,年平均气温升高了1.2℃,春季平均气温都升高了1.3℃,夏季升高了1.6℃,秋季升高了0.8℃,冬季升高了1.2℃,夏季升高幅度最大,秋季升高最小。

  降水量的变化呈减少趋势。近41年来平均每10年减少1.9毫米,共减少了7.7毫米。1968-1979年为降水量偏多时期,大多数年份降水量较常年偏多;1980-2008年为偏少时期,大多数年份降水量较常年偏少。2000-2008年与1970年代相比,年降水量减少了43.9毫米、3月~10月减少了40.7毫米、夏季减少了58.9毫米、冬季减少了0.8毫米;而春季和秋季降水量的年代际变化呈增加趋势,春季增加了3.9毫米,秋季增加了12.0毫米。

  干旱灾害变化。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由于气候变暖,降水量减少,干旱灾害发生的次数明显增加。70和90年代春旱最多,平均2年出现1次; 70和80年代春末夏初旱最多,平均2年出现1次; 80年代和2000-2008年伏旱最多; 1990年代秋旱最多,10年9旱。

未来可能遭受的主要气候变化影响

  根据IPCC第四次评估报告中的17个模式对气温的预估结果综合分析得出,在多种排放情景下,与1981-2000年这20年的平均值相比,预计到2020年,永靖县的年平均气温和四个季节的气温均呈现升高态势,年平均气温增温幅度在0.76℃~0.94℃之间,冬季气温上升最为明显,预计上升0.70℃~1.15℃。预计到2050年,永靖县的气温依旧呈现增温态势,年平均气温增温幅度在1.75℃~2.12℃之间,冬季气温上升最为明显,增温幅度为2.01℃~2.42℃。

  在多种排放情景下,与1981-2000年20年的平均值相比,预计到2020年,永靖县的年降水量呈现出微弱的增加趋势,增幅度为2.5%~4.5%;而各季降水量除春、夏两季有微弱的减少外,冬季和秋季的降水量均有所增加,增加幅度在0.7%~16.7%之间。预计到2050年,永靖县的年降水变化不大,只增加1.1%~6.4%;除夏季降水有所减少外,冬、春和秋季的降水均有弱的增加,幅度为0.2%~10.8%。

  由于目前对气候系统的认识有限,上述气候变化预测结果给出的只是可能的变化趋势和方向,包含有相当大的不确定性。而降水量预测的不确定性比温度的更大。

气候变化对扶贫工作的影响和挑战

  永靖县总耕地面积35万公顷,山旱地占70.50%,农业生产是在干旱缺水的背景下进行的,降水量偏多的年份能够勉强满足农作物的需水要求,降水量偏少的年份往往对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造成严重的灾害。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由于气候变暖,降水量减少,干旱灾害发生的次数明显增加,对农业生产的危害程度加重。干旱使80%的天然草场退化现象严重。农作物受灾面积上万亩的年份在增加,1991年、1994年、1995年、2000年、2001年和2006年,农作物受灾面积在1.3万~1.6万公顷之间。


甘肃省会宁县张平村,唯一的一口泉水是村民与家中牲口的用水来源

  特别是1990年以来干旱频繁发生,尤其是1991年、1994年、2000年和2006年,全县遭受了自1968年气象记载以来最为严重的旱灾。造成粮食产量连年下降,低而不稳,经济效益差。群众丰年温饱,灾年返贫的现象较为普遍,农民承受自然灾害的能力非常弱。

  2000年以来,永靖县又先后投入扶贫资金6512.68万元,稳定解决了1万多绝对贫困人口、3.1万低收入人口的温饱问题,贫困面由16.33%下降到10%,下降了6.33个百分点。

已经采取的扶贫及适应措施

  通过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村生活条件。永靖县是一个农业县,为了应对气候变化,多年来把新农村建设同扶贫开发有机结合起来,2000年共投入资金2.7亿元,累计新修梯田2.24万公顷,2003年全县基本实现了梯田化。新增水浇地633公顷。全县集雨水窖累计达到8万多眼,有效解决了8.5万多人,114万头(只)大小牲畜的饮水困难。先后对居住在自然条件严酷的东西山区8572户、1.513万名群众进行了迁移。先后改扩建电力提灌项目15个,极大地改善了该县群众吃水、用水条件。

  发展特色经济,加快产业化扶贫。在坚持提高农业生产能力,稳定粮食生产的基础上,着力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发展特色优势产业。目前,当地的百合种植面积1733.3公顷,总产量达1200万公斤,东山群众仅百合收入就占到农民人均纯收入的38.40%。全县无公害蔬菜面积达到2533.3公顷,各类蔬菜15.7万吨,蔬菜主产区农民人均纯收入的64%来自蔬菜产业。

  劳动力培训,劳务输出。甘肃省永靖县已在北京、江苏浙江、福建、广东、新疆等地建立了36个固定劳务基地,共输转劳务5.86万人(次),创劳务收入1亿548万元。

  退耕还林,改善生态环境。自1999年来实施退耕还林工程、国家级生态环境综合治理项目后,森林覆盖率提高到12.70%,治理流域面积237平方公里,有效地缓解了水土流失。在改善贫困现状的同时改善生态与环境。

  发展旅游业。永靖县位于黄河上游,刘家峡水电站在该县境内,同时有黄河、炳灵峡、刘家峡、盐锅峡等景点。2004年全县共接待中外游客29.5万人次,实现综合收入4425万元,旅游产业对该县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日益显现。


甘肃省会宁县苦水村,村民王维新的孙女正在打水。
 
 政策建议

  我国当前在贫困地区开展的主要扶贫政策包括产业化扶贫、整村推进扶贫、自愿移民扶贫(如吊庄、生态移民及劳务输出培训扶贫等)。但是我们应该看到,在原有的扶贫政策中,对于气候变化所产生的影响还考虑不足,这表现在如下一些方面:第一,气候变化增加了自然环境的变动性,需要有弹性的应对措施;第二,一些地区单纯追求经济增长而导致环境破坏,无疑加剧了当地的贫困问题,特别是在干旱地区依赖开发地下水资源而形成的经济增长不仅不可持续,甚至会加剧当地的环境危机;第三,由于环境退化、干旱和灾害增加,我们将面临返贫人口增加的问题;第四,气候变化对不同地区产生了不同影响,需要有针对性的扶贫措施,扶贫措施要建立在当地资源基础上,实事求是。由于气候变化对当前的扶贫政策提出了新的挑战,扶贫难度越来越大。

  该报告对贫困地区的扶贫工作提出如下建议:政策方面要根据气候变化的新形势,针对不同生态脆弱区气候变化特征的差异,对现有扶贫政策进行调整;提升贫困地区自身应对气候变化加剧自然灾害发生的能力;在国际谈判中提高对适应问题的重视;加快制定适应法规;在扶贫过程中重视环境问题;适度超前发展,继续突出改善基础设施落后的状况等。资金方面,报告建议加大适应气候变化研究、扶贫资金投入,并建立适应气候变化的专项基金等。此外,应在公众参与、加强预警技术以及防灾、减灾和救灾的能力、调整产业结构、提升劳务输出人员能力等方面采取更多措施。

  关于气候变化影响贫困人群的跨领域研究在中国还属首次,在今后的研究过程中,尤其需要深入社区层面,加大研究力度。

* 甘肃省永靖县主要数据来源为甘肃省气象局。

相关新闻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