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报告

气候变化中国与欧洲能源和气候安全相互依存性

发布时间:2008-06-04所属期数:2008.2

查塔姆 (Chatham) 研究所(英国皇家国际事务研究所)

     2007 年 11 月

     英国皇家国际事务研究所对此报告保留所有权利。报告详情可登陆网址:www.chathamhouse.org.uk

     注:查塔姆研究所(英国皇家国际事务研究所)作为一家独立机构,一贯致力于促进国际问题的严谨研究,但不发表其自身意见。本出版物中所发表的意见由“中国与欧洲能源和气候安全相互依存性”项目团队负责,并行使其自身职责,并不一定反映本工作的多个参与机构或主办方的观点。 ?

关于此项目

     本报告的分析和结论来自于查塔姆研究所、CASS、ERI、E3G 和 IDDRI 以及其他机构的研究人员所进行的 20 多项独立研究。以下人士为本报告作出了重要贡献:Bernice Lee、Antony Froggatt、Nick Mabey、Jason Switzer、Richard Tarasofsky、Beverley Darkin、Rebecca Jackson、Jun Li、Jennifer Morgan 和 Yiping Zhu。潘家华、姜克隽、John Mitchell、Jim Watson、Günter Heiduk、Karl Hallding 和 Trineesh Biswas 为初稿提供了广泛的评论意见。

     “中国与欧洲能源和气候安全相互依存性项目”,是欧洲和中国的研究机构开展的一个独立先导性项目,旨在促进对中国-欧盟的相互依存性的理解,以及有关双方在能源和气候安全问题上展开的合作潜力。此先导项目课题的指导委员会由来自查塔姆研究所(英国皇家国际事务研究所)、E3G(第三代环保主义)、中国社会科学院 (CASS)、中国能源研究所 (ERI)、气候影响研究波茨坦研究所 (PIK) 以及可持续发展和国际关系研究所 (IDDRI) 的多位代表组成。本项目获得了英国外交和联邦事务部、开放社会基金会、英国国际开发司和瑞典外交部的鼎力支持。??

执行摘要

     当前,能源和气候安全问题正推动着一场全新的工业革命,而我们正处于这场革命的风口浪尖上。为了应对这样的新局面,决策者和企业领导者纷纷调整贸易、融资和生产规划的各项策略。然而促使他们调整其决策的真正考量是向低碳前景转型所带来的潜在经济与政治利益 —— 而不是所付出的代价。

     中国与欧盟约占全球能源消费总量的 30%;而两者的温室气体排放也约占全球排放总量的 30%。中国与欧盟之间具有共同利益,这为今后 25 年双方在能源和气候安全方面深化合作奠定了基础。欧盟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单一市场,中国作为全球发展最为迅猛的经济体,二者经济力量的联合将会创造前所未有的良机,由此产生的规模效益可以在全球范围内降低气候友好型产品与服务的成本。通过携手合作,中国和欧盟就会真正成为全球向低碳转型的原动力。

     常规 (BAU) 做法已经不再可行。据国际能源署 (IEA) 预测,到 2030 年,全球能源消费将在目前的基础上增加 55% 以上,而能源的需求和消费在近期并没有减少的迹象。过去 8 年期间,石油价格上涨了 5 倍,2007 年 10 月的价格更是达到了 1979 年以来的历史高位(以不变价格计算)。廉价化石燃料的时代可能一去不返了。而在等待全球石油生产达到最大生产能力之前,全世界将面临至少 20 年之久的液体燃料严重短缺。对供给不足的担忧使大量资金投向非常规化石燃料能源的开发,并且由此导致巨大的能源成本以及大量的二氧化碳排放。

     气候变化的预计影响令人担忧,它同时凸显了决策者和民众所面临的一系列风险、 无奈和抉择。据《斯特恩报告》(Stern Review) 估计,可避免的由不作为而产生的成本估计会占到全球年均 GDP 的 5% ~20%。常规情景分析预测,到本世纪末会出现极端温度,气温将升高 4–7 oC。由于气候感应性比先前预计到的更为严重,决策者们应担负起制定风险管理对策的责任,以便尽可能将温度升高概率范围控制在 2oC 以内。换言之,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会在今后 20 年中达到峰值,到 2050 年减少 50% 以上。对于欧盟成员国等发达国家而言,这意味着大约在本世纪中叶实质上发展成为无碳经济,而像中国这样的主要发展中国家则应在本世纪末之前向这个方向迈进。

     中国所做的选择举足轻重。中国当前就其基础设施需求和消费模式而做出的决定,将对全球范围内稳定温室气体排放量已有成果、以及将可行的减排速度保持在可持续发展的水平等都具有决定性的影响。2005 年中国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占全球总量的 19%,预计到 2030 年将达到约 27%。初步估计 2006 年中国二氧化碳排放量已经超过美国 8%,从而位居二氧化碳排放国名单之首。然而,中国人均碳排放水平尚不足欧盟人均值的 1/3 以及美国人均值的 1/6。

     在2007年10月中国共产党“十七大”会议上所阐明的中国要以科学发展观为基础,实现创新型经济的战略抱负,与低碳经济转型的理念是一致的。

     注重发展和采用先进的气候技术,与中国致力于在全球价值链中提升其地位的目标也是一致的。近期的研究显示,2002 年中国对美国每 1000 美元出口额中仅获利 386 美元。确保中国从大比重的低碳经济中获益,对于应对其国内排放量增长至关重要,并将激励中国在 2012 年后全球气候变化谈判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为什么中国与欧盟需要合作

     中国和欧盟在经济上休戚相关、紧密联系。中国是欧盟最大的贸易伙伴,而欧盟是中国的第二大贸易伙伴,同时也是中国最大的科技、外国直接投资 (FDI) 和服务产业的提供方。中国日益成为欧盟主要的贸易逆差来源地,双边贸易逆差越来越多地登上报刊头条,但却掩盖了一个事实:“中国制造”的产品价值增值中,绝大部分都由欧洲公司获得。从中国进口的鞋品价值的 50%~80% 都返还给了负责设计和销售的欧洲公司。由于在一体化的跨国生产供应链中,零部件往往在一国制造,然后运至其他国家进行成品组装。这为辨别谁是产品真正的经济利益获得者,以及对裁判谁应该为生产过程中的排放承担责任带来了前所未有的难度。

     对于欧盟公司而言,在中国进行投资利用较低的成本投入,有助于保持良好的竞争力。廉价的中国进口产品对欧洲消费者则意味着较低的价格。中国市场的外国直接投资回报率也在与日俱增,2003 年为 8%,而欧洲资本在其他国家的平均回报率为 6%。从更长期来看,随着欧洲劳动力总数的缩减,欧盟与中国的经济关系对欧洲经济发展的重要性日益突显。据估计,如果中国不能保持其快速的经济发展,欧洲的工资水平在未来 30 年内将降低 16%~40%。

     中国与欧盟在能源和气候安全方面面临着共同的挑战。预计到 2030 年,二者 80% 的石油供给都将依赖进口。对资源需求的增加将迫使资本投向政治上不稳定与敏感的地区,改变着中亚、中东以及非洲的地缘政治格局。因此,确保资源丰富地区的稳定和安全供给对中国和欧盟地区都关系重大。同时,双方还需控制气候变化对食品、水质和人类安全产生的消极影响,其涉及范围将远远超出双方的边界,触及中亚、东非等战略利益受到双方高度关注的地区。这两大经济体都亟需从根本上提高自身的适应能力,并与其他国家展开合作,努力降低过度开采重要资源造成的资源冲突风险和危难迁徙。此外,中国与欧盟都希望通过提高能效和利用可再生资源来加强能源安全,为此制定了十分相近、又都任重而道远的能源政策。据估计,到 2012 年欧盟可能会购买中国碳排放权信用交易额 (carbon credit) 的 77%,以帮助实现欧盟在《京都议定书》中作出的减排承诺。

     对于中国和欧盟而言,充分利用双方相互依存的机会势在必行,以此来获得实现双赢的解决办法,不仅能够为国家赢得经济利益,同时还可以生产共享的能源和气候安全公共产品。此合作的推动力来自双方共同的机遇,以及双边贸易所伴生的对共同承担碳排放责任的认识。评估显示,中国超过 40% 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是在生产出口产品时产生的。欧洲在加强与中国的关系时,需要避免不务实的政治言论,这些言论只会助长人们由于对中国竞争力不切实际的恐惧而产生的焦虑情绪。诸如此类的民粹(民族保护)主义将破坏欧洲民众对中欧合作的支持,而这种合作是长期保护其能源和气候安全所必不可少的。

     中国市场的规模及其相应的清洁能源需求,为促进最新的清洁能源技术成熟和普及提供了一条最为快捷的通道。中国和欧盟两个经济体的力量之和能够大幅降低低碳技术和气候适应手段的成本,并向欠工业化国家和地区提供这些技术和手段。欧盟对加强与中国在能源和气候安全方面合作的认同,在某种程度上表明欧盟已经确立了引领全球的成熟目标。

避免锁定碳密集型投资

     在今后 25 年中,全球能源供应基础建设投资需求高达 22 万亿美元,仅中国就需要 3.7 万亿美元。投资的种类将对一个发展阶段的能源利用模式和二氧化碳排放产生决定性影响。中国电力行业对煤炭的依赖众所周知,其飞速的发展也令人瞩目。据估计,到 2030 年,中国新建电站发电能力为 1260 吉瓦(GW),其中 70% 为燃煤发电。而鲜为人知的是,同期欧洲也将新增发电能力为 850 吉瓦(GW)的发电站,以取代老电厂并满足日益增长的电力需求。两个地区都有责任确保计划投建的发电站不会使全球陷入面临高碳排放的前景。

     用传统技术建设这些发电设施不仅会马上增加排放量,同时也降低了将来向更洁净能源方向转型的机会。而一种替代方案是引进现有的先进技术(如能效和可再生能源技术),并迅速加以实施。虽然迅速扩大可再生资源的利用范围将促使价格上涨,但欧洲和中国可以通过努力突破供应链瓶颈并建立整合的供应链,<

相关新闻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