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0月18-19日,第四届环境与发展中国(国际)论坛在北京亚洲大酒店隆重召开。论坛由环境保护部主办、中华环保联合会承办,为年度高端战略品牌论坛,已成功举办三届。论坛每年选取环境领域的一个重点问题作为主题,邀请相关政、学、企界的领导和专家学者及国际组织代表、嘉宾进行探讨,并形成相关建议书呈送国务院及国家发展改革委、环境保护部等。
本届论坛主题为“关注气候变化、推进节能减排、防治大气污染、促进国际合作”,设开幕式、主题峰会、三个专题论坛、闭幕式四部分。三个专题论坛主题分别为:“节能减排与全球气候变化”、“大气污染治理技术措施”、“节能减排新技术与新趋势”。
出席论坛的领导有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周铁农、原国务委员、两院院士宋健、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解振华,环境保护部部长周生贤、副部长周建、中国气象局局长郑国光、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陈佳贵、清华大学校长顾秉林、山东省副省长李兆前及科技部、工业和信息化部等部委和机构的领导。此外,来自联合国等机构的代表也出席了开幕式,如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前副执行主席卡卡海尔、联合国驻中国总协调员、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代表马和励、欧盟驻华代表团大使赛日·安博、联合国环境规划署驻华代表处协调员张世刚、匈牙利大使馆大使库绍伊·山多尔及来自英国、加拿大等数十家驻华使馆、驻华机构代表及法国苏伊士环境集团亚太区首席执行官艾力·德蒙克也出席了论坛。
此外,部分省市领导、知名专家学者、相关企业代表与嘉宾、国内外知名环保NGO代表共500余人参加了本次论坛。论坛开幕式由环境保护部副部长周建主持,环境保护部部长周生贤做了题为《让中国人的呼吸更加甜美——北京奥运会给我们的启示》的主旨报告。
环境保护部部长周生贤在报告中说,北京奥运会的环境质量保证工作为发展中国家的大气污染防治提供了一个值得研究和借鉴的案例。北京奥运会环境质量保障工作的成功,对于奥运会之后的环境保护工作至少有四点启示:首先,要树立信心,进一步增强在经济发展中解决环境问题、在保护环境中求发展的坚定性和自觉性;其次,改善城市环境质量,要立足于周边区域联防联控;第三,要采取污染治理和环境管理相互融合的综合措施;第四,要全面、准确、科学地分析局地环境问题特征及其成因,从而提高解决方案或对策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在为期两天的论坛中,来自政、学、企界的国内外40余名嘉宾就大气污染和全球变暖对经济社会的影响,如何从全球角度看待中国的节能减排,全球大气环境保护领域国际合作机制,大气污染防治法律、法规和制度建设,节能减排与公众参与的机制,如何创新和发展清洁机制,合理有效地引导和应用节能减排技术等方面,与参会代表进行了广泛深入的探讨,并从政策、制度、技术等层面提出了宝贵的见解和建议。这对于进一步增强我国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能力、实现我国“十一五”主要污染物减排10%的约束性指标、推进大气污染防治具有积极作用。此外,苏伊士环境集团与中华环保联合会还在论坛期间签署了战略合作伙伴协议。
为体现论坛的权威性和学术性,论坛组委会在筹备论坛的同时面向社会各界开展了相关主题的论文征集活动,共收到了相关学者、专家的优秀论文近300篇。论坛结束后,作为论坛成果之一,组委会将筛选优秀论文并汇总论坛嘉宾的精彩演讲,编辑出版《第四届环境与发展中国(国际)论文集》。同时,组委会将继续总结论坛成果,形成建议上报国务院及有关部委等,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