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政企民联络渠道 破解垃圾焚烧邻避效应——挥环保社会组织建设力 破解垃圾焚烧项目邻避困境座谈会在京召开
发布时间: 2018-06-27

  2018年6月22日,由生态环境部办公厅指导,环境保护部宣传教育中心主办的“发挥环保社会组织建设力 破解垃圾焚烧项目邻避困境座谈会”在京召开。 
  此次座谈会首次在环保社会组织、企业、政府部门及媒体等多方之间进行面对面沟通交流,共同探讨破解垃圾焚烧项目“邻避”困境的路径方法,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报告关于“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的具体体现,受到与会各方的高度评价。 


  会议由环境保护部宣传教育中心贾峰主任主持,中央宣传部、中央网信办、公安部、民政部、住房城乡建设部、生态环境部等部委代表,中华环保联合会、公众环境研究中心、阿拉善SEE基金会、自然之友、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绿色发展基金会、北京市朝阳区环友科学技术研究中心、中国零废弃联盟、芜湖生态中心、好空气保卫侠、天津绿领、广州绿网等11家环保社会组织代表,光大环保有限公司、首钢环境产业有限公司、重庆三峰环境产业集团有限公司、深圳市能源环保有限公司等4家垃圾焚烧发电企业代表,以及中国环境报、腾讯等媒体代表参会。

  会议围绕垃圾焚烧发电项目环境信息公开、环境执法监管和社会监督展开讨论。与会代表分别就环境监测信息公开、企业垃圾焚烧技术管理运营、环境设施向公众开放、政府监管政策措施等内容进行了发言。与会代表认为,此次座谈会对垃圾焚烧发电行业的健康发展提出建设性构想和建议,有助于进一步凝聚共识、形成合力,在改善环境质量的同时,化解“邻避”风险。 


  以往,环保社会组织与政府部门、企业之间普遍缺乏常规性沟通交流机制,对政府部门的执法和监管政策,对企业生产和管理模式的了解不全面。通过此次面对面沟通交流,环保社会组织表示,座谈会深入交流了意见,十分有意义,通过参观和座谈,对政府部门的执法监管政策和企业现状有了更直接的认识。下一步,期望垃圾焚烧发电企业树立环境责任,按照清洁、绿色生产模式进行垃圾处理;与政府部门建立长期联络,架起政府与公众沟通桥梁,加强社会监督、促进信息公开和公众参与、推动垃圾焚烧发电行业绿色发展。


  会议认为,邻避问题是城市现代化进程中面临的常规性挑战之一,当前以垃圾焚烧项目建设为代表的“邻避效应”尤为明显。破解邻避问题,要在法律框架范围内,平衡好经济发展与社会和谐、公共利益与局部利益的关系,需多部门、多层级、多主体协同配合。政府部门加强对垃圾焚烧行业的监管是邻避风险管控的基础。垃圾焚烧发电企业依法合规和全过程规范管理是根本。环保社会组织要发挥好政府、企业、公众之间的沟通桥梁作用,促成多方共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