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聚师生力量 共创无废校园——“无废校园挑战赛(北京站)”教师培训会成功举办
发布时间: 2020-11-11


  清晨,透亮的阳光映上金黄的树叶,为11月的校园镀上了一层浅辉。北京市朝阳区实验小学润泽校区的同学们已经结束了早读,开始了他们的特别展示。他们将废旧饮料瓶、塑料杯作为自然课实验的容器,从附近公园里捡来了风吹落的枫叶和落花,制成了精美的标本。同学们兴奋地捧着自己的作品跟来自北京各区的老师们介绍,还讲述了自己在家用快递箱做分类垃圾筒、收集落叶跟同学一起做堆肥实验等等参与“无废校园挑战赛(北京站)”的活动经历。

  “无废校园挑战赛(北京站)”是由生态环境部宣教中心与万科公益基金会联合发起的,旨在促进青少年对生态环境问题的关注,提升校园固体废弃物处理、垃圾分类、垃圾减量等方面水平,助力“无废城市”建设的“无废校园”综合实践项目。项目自启动以来,吸引了北京60余所学校参与,积极探索将“无废城市”理念渗透进校园和课堂,鼓励师生践行垃圾分类和垃圾减量,养成环保节约的生活方式。
  11月9日上午,“无废校园挑战赛(北京站)”项目在北京市朝阳区实验小学润泽校区举办了首期教师培训会,来自北京地区中小学校的60多名教师代表共聚一堂,他们不仅跟展示的同学们一起讨论了如何动手去“变废为宝”,也和专家、同行们一起就如何将“无废城市”建设理念融入校园,如何让“无废校园”走进学校环境、管理和课堂等方方面面,如何将“无废实践”从“老师努力”变为“学生欢迎”,如何跟学生一起养成“无废”生活习惯等进行了交流。

  培训会上,生态环境部宣教中心教育室主任祝真旭鼓励教师们积极开动脑筋,借助良好的环境教育基础,不断提升垃圾分类、垃圾减量、资源再利用等水平,同时将北京的有益经验传递给更多的人,让越来越多的人加入“无废行动”。来自北京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北京师范大学、瑞典环境科学环境研究院的专家们也给教师们分享了丰富的“无废实践”国内外经验,为“无废校园”的具体建设路径、教育教学方案、学生活动开展都提供了鲜活的案例参考。北京西城区青少年科技馆的特级教师周又红还将自己的创意教具“不漏壶”“迷你笛”等带到了现场,生动地展示了如何让“废弃物再利用”做到真正实用又有趣。

  为帮助教师们在“无废”教学和实践过程中打开思路,积极创新,本次培训会上“无废校园挑战赛(北京站)”项目还发布了《无废校园建设学生活动手册》《无废校园建设教师教案手册》和《无废校园建设实践工具手册》,引导师生开展无废校园实践。同时,项目也为学校和师生推荐了丰富的实践成果展示机会与平台,鼓励师生一起在垃圾分类、垃圾减量、废弃物再利用、限塑减塑等主题下开展“无废”课程开发、创意活动策划、宣传品制作等实践,并带动家庭、社区养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共同参与“无废城市”的建设。